爱因斯坦:老婆怀孕时脚踏3船,离婚娶堂姐又爱上苏联女间谍

提起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,你的脑海里是不是第一个浮现出的就是爱因斯坦?


在很多人的想象中,这个不修边幅、衣冠不整、蓬头散发的科学家,是一直专心于科学研究,而不爱享受生活的人。


可是,2006年以色列公开了爱因斯坦亲笔写的1300多封书信,信中记载的爱因斯坦的有名有姓的情妇就有6位。


这时世人才知道,原来这位科学界的大佬,情欲世界是如此的丰富多彩。

01


爱因斯坦,犹太人,1879年3月14日出生于德国。


童年,在老师的眼中,爱因斯坦是一个语言能力差、举止缓慢、反应迟钝的孩子,因此老师判定:他长大后一定是个不成器的人。


可是这个不成器的小孩,在12岁那年,收到生日礼物——《欧几里德几何》后,开始自学高等数学,之后又自学微积分。


16岁,爱因斯坦高中退学,到瑞士,参加苏黎世理工学院的入学考试。

虽然爱因斯坦的数学和物理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,但是,因其他科目都不及格,没有被录取。


不得已,爱因斯坦只能借住在瑞士补习功课。


也就是在这里,他遇到了房东的小女儿玛丽.温特勒。


第一次在房东家见到比他大两岁的玛丽.温特勒时,少年爱因斯坦刚刚到达房东家,正低着头,手足无措地坐着回答房东大叔的询问。


突然一声:“爸爸,我回来了。”打破了这紧张的局面。


只见一位身材纤细、面容姣好的少女,欢快地走了进来。


“呀,房客已经到了。你好!我是你房东的小女儿,玛丽。”亲吻着少女的手背,少年爱因斯坦的心控制不住地“砰砰砰”颤动,红晕漫上他的脸庞。


学习之余,天才少年常常约美丽的少女去散步,当少女演奏钢琴的时候,他站在边上拉着小提琴伴奏,青涩又甜蜜的爱情在两人心里开始啦。


因为放假,爱因斯坦不得不离开瑞士,离开玛丽,返回自己位于德国的家中。


在离开的日子里,对恋人的思念,让他给玛丽写了一封又一封情书:“对我的心灵来说,你比整个世界都更重要……如果你此刻在这里,我会抛弃一切理智地吻你……”“每天都在想念心上人,可爱的小天使。你的灵魂对我比整个世界都更加重要。”


可惜,看上去如此美好的爱情,在爱因斯坦去苏黎世读大学后,就被他果断地中断了。对,你没看错,是“中断”,不是“终断”。


02


进入苏黎世联邦工业大学后不久,爱因斯坦遇到了入学数学成绩比他还要高的,美丽端庄的天才少女米列娃.玛丽克。


米列娃.玛丽克,塞尔维亚富农家的宝贝女儿,家庭环境优越,之前在大学里学医,后来改学物理和数学。


她是爱因斯坦同班同学中唯一的女生,后来成为了塞尔维亚的数学家。


当爱因斯坦来到大学报到,听说学校里有女生,不由得吃惊地张开了嘴:“什么!还有女孩子来学这些!!”


“别那么惊讶。看,门口那个正走进来的,就是她。听说是入学数学成绩最好的。”


只见教室里走进一位个子不高,长相清秀,抱着书本的青年女子。

很快,爱因斯坦发现,这个女同学虽然看上去沉默寡言,但是在数学和物理学上非常有才华,对许多问题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,而且坚强独立。


每当爱因斯坦在物理和数学上遇到问题,感到迷茫,不知如何解决的时候,与她讨论一番,就会有豁然开朗的的感觉。这让爱因斯坦深深地着迷。


这个时期,爱因斯坦在给友人的信中写道:“科学与浪漫在米列娃身上水乳交融。”


很快,爱因斯坦再不满足于只是米列娃的同学,对她开始了爱的进攻。在爱因斯坦一封接一封的情书攻势下,一年多后,米列娃终于沦陷了。


热恋中的年轻人,总是觉得两个人腻在一起的时间不够,从而影响学业。学霸爱因斯坦和米列娃也是这样。

两个人因为恋爱,时常逃课,严重影响学习,最后导致爱因斯坦毕业考试成绩只有中等,勉强混了个毕业;但米列娃却因为成绩不及格,只能来年参加补考。


然而就在这个时候,这对小情人发现米列娃未婚先孕了。为了爱情,米列娃只好放弃自己的事业,她不再专心从事科学研究,开始为家庭琐事所累。


在米列娃的陪伴下,爱因斯坦的事业开始进入快速爬升阶段。


那时候,爱因斯坦时常会邀请朋友到家里讨论学术上的问题。每当这个时候,米列娃就带着孩子在一帮暗自倾听。朋友走后,夫妻二人对刚才讨论的问题再进行讨论、总结。


这段时间,在爱因施坦写给友人的信中道:“我需要我的妻子,她能为我解开数学上的难题。”


爱因斯坦自己也曾对米列娃说过:“如果要把相对运动课题做成功,只有你能帮助我。我是多么的幸福和自豪!”


“我们完成了一项重要的工作,”1905年米列娃在给朋友的信中兴奋地写到,“它能让我丈夫一举成名!”


结合爱因斯坦和友人的信件,不难看出:在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中,米列娃不是旁观者,而是参与者。


不久,爱因斯坦连续发表了几篇论文,奠定了他在世界物理学界的地位。其中就包含使其一举成名的,在《物理学年鉴》上发表的,关于相对论、光的量子性、原子的存在性的3篇论文。

可是,当米列娃一边忙于家庭琐事,一边忙于照顾她和爱因斯坦的两个儿子,一边还要参与爱因斯坦的科学研究的时候,爱因斯坦却在工作之余,不仅与初恋——玛丽保持暧昧,还与堂姐爱尔莎打得火热。


1914年7月,面对成名后不断沾花惹草,桃色新闻不断的爱因斯坦,心灰意冷的米列娃带着两个儿子返回故乡,开始了夫妻分居的生活。


米列娃的离开,给爱因斯坦公开与爱尔莎的恋情找到了借口。


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,米列娃带着两个幼小的儿子在苏黎世生活,而爱因斯坦则和爱尔莎,在柏林,公然卿卿我我地出现在大众眼中。


1916年,爱因斯坦书面向米列娃提出了离婚。


1919年2月14日,情人节,当爱因斯坦在法庭上公开承认:“我在柏林与一位表姐保持了4年半的亲密关系”后,心灰意冷的米列娃,面对分居4年多的丈夫,名存实亡的婚姻,终于无奈地同意离婚。

03


离婚后不到4个月,1919年6月2日,爱因斯坦就与法庭上提到的那位表姐爱尔莎喜结连理。


爱尔莎比爱因斯坦大3岁。


严格来说,爱尔莎不只是爱因斯坦的表姐,因为两人的父亲是堂兄弟,母亲则是亲姐妹,所以爱尔莎还是爱因斯坦的堂姐!


爱因斯坦和爱尔莎,从小认识,小时候两人还经常一起玩耍。1912年,当他们再次相遇的时候,爱尔莎已经长大、嫁人、生了三个孩子,刚刚离婚不久,但是风韵犹存。


面对成熟而又性感的堂姐,很快让爱因斯坦将因超持家务,照顾年幼的儿子,而快速老去的妻子抛到九霄云外。两人很快天雷勾地火,打得火热。


据说,在爱因斯坦和爱尔莎结婚前,爱因斯坦一直在纠结,究竟是和爱尔莎结婚?还是和爱尔莎与前夫生的大女儿伊尔莎结婚?

因为堂姐爱尔莎已经43岁,虽然说半老徐娘,风韵犹存,但是面对她鲜嫩无比的年轻的女儿伊尔莎,还是处于劣势的。


爱因斯坦曾对伊尔莎接表白:自己很难控制对她的爱……后来又谈起,希望和伊尔莎一起生孩子。


伊尔莎十分相信“表舅”爱因斯坦的话,觉得世界上除了“表舅”,没有什么人是真正爱自己的。而且这个表舅是那么的正派,地位尊崇,有名有钱,于是她完全沉迷于爱因斯坦为她画的爱情这个大饼里。


正当大家以为会出现“母女争夫”的大戏时,爱尔莎将坐着的爱因斯坦搂在胸前,温柔地说:“阿尔伯特,我爱你、崇拜你。我不年轻了,我只想在你身边爱你、照顾你。你跟别的女人怎样都没关系,只要在外人面前适当地表现出尊重我就好。”


爱因斯坦蹭了蹭堂姐的胸,抬起头来,望着爱尔莎那泪朦朦又充满期望的眼睛,最终决定与爱尔莎步入婚姻殿堂。


04


与爱尔莎结婚才几个月,与伊尔莎还在黏黏糊糊的爱因斯坦,又爱上了自己的女秘书贝蒂。


爱因斯坦除了与贝蒂在办公室里爱河共游,他还向爱尔莎提出:希望贝蒂搬到家里,四人(包括伊尔莎)共同居住。


爱尔莎说:“虽然我不在乎,但是,阿尔伯特,这会影响到你的名誉,还是不要让她住进来比较好”。


所以,当贝蒂取笑他时,爱因斯坦说到:“亲爱的贝蒂,取笑我这头老驴吧,找一个比我年轻十岁、像我一样爱你的人。”

那时候,爱因斯坦的情妇可不只有这两位。


在爱因施坦写给爱尔莎的信中,坦白地告诉这个妻子:他的情人,不仅仅有奥地利美女、有钱的犹太寡妇、花店老板、女秘书......甚至有一个是爱尔莎小女儿的朋友、柏林名媛埃塞尔·米哈诺夫斯基。


最后,爱因斯坦在信里写到:“所有这些女士中,我只属于L女士,她绝无恶意又亲切。我不会理会人们怎么议论我。”


这个L女士,就是当时奥地利最著名的社交名媛,金发碧眼的玛格丽特·勒巴赫。那时候,他们两人的风流韵事,经常在欧洲的上流社会流传。


1932年12月,当欧洲上空再次布满了黑云的时候,爱因斯坦应邀带着妻子访问美国,从此与德国永远分离。


由于爱因斯坦反对希特勒的独裁统治,他遭到了纳粹德国的通缉,在德国的家也被查抄,不仅所有书籍、研究资料被烧毁,所有财产都被没收,甚至希特勒还悬赏10万马克收买他的人头......

从那以后,爱因斯坦留在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任职。


1936年年底,爱尔莎在美国,以爱因斯坦的妻子的身份病逝。


05


爱尔莎去世后,爱因斯坦没有再婚。


但是爱因斯坦身边的女人一直来来往往,从不间断。其中以与苏联间谍玛加丽达·科涅库娃的恋情最具传奇色彩。


玛加丽达的丈夫是苏联雕塑家,因为她丈夫科涅库夫到美国,为爱因斯坦塑造雕像,两夫妻与爱因斯坦相识。

玛加丽达与爱因斯坦年龄相差17岁,玛加丽达黑发、眉毛上挑、眼窝深邃、鼻梁高挺,身材凹凸有致,而且因为受过良好教育,所以品位高雅,性情温柔且见解不凡。


1935年,当爱因斯坦第一次见到玛加丽达,就被她深深吸引,引为红颜知己,魂牵梦萦。虽然明知玛加丽达是有夫之妇,但爱因斯坦还是开始了近十年的苦苦追求。


1935年到1945年,十年期间,爱因斯坦给玛加丽塔写了无数封情书,找各种理由与她单独见面、约会。


爱因斯坦还在普林斯顿大学的一间小办公室里,建立了情书中称为“我们的洞房”的秘密爱巢。在那里,爱因斯坦与玛加丽塔频频约会,甚至有时彻夜不归。


1945年8月,两人相携外出度假的时候,玛加丽塔突然抱着爱因施坦痛哭起来。


“亲爱的,我,我是苏联克格勃成员,现在我的丈夫和家人都被政府控制了起来,现在能救他们的只有你了......”。爱因斯坦听她这么说,一下子愤怒地站了起来,想要离去。


“哦,阿尔伯特,我是真心爱你的,但是我不能不管我的家人,求求你了,你一定要帮帮我。”玛加丽塔紧紧抓着爱因斯坦的手不放,泪眼婆娑地看着爱因斯坦。


看着心中的女神痛苦伤心的样子,爱因斯坦的心都化了,更何况他觉得苏联的要求与自己的信念并不相冲突。

于是在玛加丽塔的努力和安排下,爱因斯坦与苏联副领事米哈依洛夫,在普林斯顿郊外的一个小湖边秘密见面。


在这次会面中,爱因斯坦除了强调了原子武器能给世界带来新的危险,还阐述了原子弹制造的主要原理,并提供了他能提供的所有资料。


1945年,爱因斯坦和苏联副领事见面后,为了避免受到美国政府的追查,科涅库夫夫妇奉命回国。


从此两人至死也再未相见。


06


玛加丽塔离开美国后不久,爱因斯坦伤心了一段时间。


这段时间如细雨般滋润爱因斯坦心田的,是普林斯顿大学图书馆女职员范约娜。


范约娜.范图娃比爱因斯坦小22岁,是已知的,爱因斯坦的最后情妇。


范约娜一直照顾爱因斯坦晚年的生活起居,陪伴他走到生命的终点。

当1955年的新年钟声敲响时,76岁的爱因斯坦感觉自己的身体越来越差,看着陪伴自己多年的范约娜,他不禁担心起来:自己死后,已经不年轻,又没有子女的范约娜怎么办?


这天下午,爱因斯坦把范约娜叫进书房。


“你把这些收好”他说,“将来生活困难的时候,你就把它拍卖了吧。”范约娜接过爱因施坦递过来的文件袋,打开一看,惊讶的叫起来:“阿尔伯特,这......这......”


爱因施坦打断她说:“是的,这是留给你的。记着,没到那个时候,你不要告诉别人,这些东西在你手上。”


这个文件袋里装着的,就是写着最著名公式“E=MC2”的那张纸,以及统一场理论演算草稿。这部草稿,1996年估价是400万欧元。


1955年4月18日,爱因斯坦因主动脉瘤破裂引发脑溢血,逝世于普林士顿,享年76岁。


伟人已逝,面对他的社会成就和私生活,我们需要客观、理性地看待。不可以因其社会成就,就无视他道德败坏的个人生活,更不能因为他私生活败坏,而否认其事业上的成就。

声明: 本文内容来自用户上传并发布或网络新闻客户端自媒体,本站点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请联系删除。

上一篇 2023-11-21 21:29
下一篇 2023-11-12 00:29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