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遇见中国)英国籍自媒体人弗雷泽•桑普森:向世界传递真实的中国

本文转自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】;

国际在线报道(记者 汪一鸣):弗雷泽•桑普森,一名三岁就来到中国、在中国长大的英国小伙子。近乎母语的中文水平和从小在北京胡同长大的经历,让他在中国这片土地上找到了自己的身份认同。今天,一起来听阿福讲述自己“遇见中国”的故事。

走进北京的一条胡同,仿佛进入闹市中的静谧之地,英国小伙子弗雷泽•桑普森的家便在这里。古色古香的建筑,配以现代化的装饰,东西方之美在这里融合。

“我的英文名字叫Fraser,中文名字叫阿福。我今年25岁,在北京长大。”

阿福笑称自己是住在胡同里的“穿西装的绅士”,日常过着中西结合的“老北京生活”。“我一般早上起来吃早饭,豆腐脑、白油饼,配一杯意大利的咖啡。吃完早饭之后会读一点书,要么是中国的文学,或是读一些英文书,读完书之后去后海跑步,跟大爷们聊天,然后回到家开始工作。”

出生在1997年的阿福,在中国已经生活了二十多年。他的父母喜欢张艺谋的电影,对中国文化十分感兴趣,因此在有合适的工作机会时,阿福一家举家搬到了北京。

阿福说:“2001年,当时他们计划来北京工作三、四年,结果4年就变成8年,10年、15年、20年还没走,他们也算是在中国定居了,也习惯了。”

这位胡同里长大的英国年轻人说,能把中文说得特别“溜”,是他最引以为豪的地方。

“却说孔明分付黄忠:‘你既要去,吾教法正助你。凡事计议而行……‘”阿福最近在读文言文版的《三国演义》,正读到第七十一回。他迫不及待地为记者展示中间印象最为深刻的段落。一字一句,字正腔圆。他说,中文虽难,但他乐在其中。

三岁来北京的他,小学和中学阶段都在中国度过。后来,他回英国念完大学,并工作了一年后又选择回中国发展。他说,尽管痴迷中国文化,但真正将他长期留在中国的原因,还是中国能给他别的地方没有的获得感。阿福说:“感觉在英国那边不太适应,还是觉得中国好。‘自己是谁?’我们二十几岁的时候总是想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,我觉得我在中国还是能找到自己的优势在哪里,可以去发挥,这是核心。”

在阿福看来,在中国的每一天都过得很精彩。5月,他刚和爸爸去了西藏的珠穆朗玛峰骑行;这个月,又要参加一场拳击比赛。偶尔,他会邀请自己的英国朋友来中国走走,亲眼看看真实的中国是什么样子。而当听到朋友们夸赞中国“简直超乎想象”的时候,他的自豪感也会油然而生。“英国朋友来到中国之后,跟我说‘我真的没想到中国人那么好!’他在超市里想买东西,不会讲中文,直接有个人过来帮他找东西。地铁上他卡没钱了,进不了站,有个大妈看他是刚来中国的,直接给他买票了。他说,中国人真的是非常好客、包容,必须得来中国自己走走看看。”

如今,阿福在中国从事自媒体相关工作。他表示,一些西方媒体对中国的报道既不真实,也不客观。他希望能用媒介把自己的声音传递出去,让世界了解真实的中国,了解友好的中国人。阿福说:“我想向世界展示真实的中国。包括中国在内,我们所有人都是一样的,都想为世界做更多的好事。我会去展示中国的核心,就是友好的中国人。这是我愿意在中国待20多年的原因,也是我依然还在这里的原因,因为我爱中国人的灵魂。所以我会向世界展示这一点,我相信我们可以鼓励越来越多的人自己来看看,不被有偏见的媒体所影响。”

以此为事业的阿福很快乐,也对未来充满信心。他希望自己充当的角色就如同自己那胡同里中西合璧的家一样,连接两国的文化,增进两国的友谊。阿福说:“人是英国人,心是中国心。”

声明: 本文内容来自用户上传并发布或网络新闻客户端自媒体,本站点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请联系删除。

上一篇 2023-11-21 21:29
下一篇 2023-07-15 23:48

相关推荐